隨著小朋友們紛紛換上短袖衣物,身體的暴露部位開始增多,一種名為蟲咬性皮炎的皮膚疾病成為皮膚科的“熱門項目”。夏季前往皮膚科就診的兒童患者中,蟲咬性皮炎的比例高達30%左右。
蟲咬性皮炎又稱“丘疹性蕁麻疹”,主要與節肢動物的叮咬有關,常見的如蚊、臭蟲、蚤、蟎等。由於昆蟲種類的不同和機體反應性的差異,可引起叮咬處不同的皮膚反應。患兒身上通常會長一些風團樣、高出皮膚的小丘疹,叮咬處甚至出現小水皰,比較瘙癢,一般發生在兒童皮膚的暴露部位或接觸部位。是夏季兒童常見的皮膚疾病,那如何才能有效避免這類皮膚病呢?
被單、換季衣服洗曬過再穿使用
除了空氣、床單、被子中普遍存在的蟎蟲之外,還有許多肉眼不一定能觀察到的小蟲,也可能使孩子患上蟲咬性皮炎。兒童的皮膚敏感度與成人不同,即便是睡在同一張床上,也可能出現孩子出皮疹而成人沒有表現的情況。建議媽媽們在存放了一個冬季的被單或在給孩子的衣物進行換季時,最好先清洗,再在太陽下暴曬。
戶外活動時穿長袖衣物
熱天時兒童喜歡到草地上玩耍,這也可能增加患蟲咬性皮炎的幾率,最好提前給孩子換上長袖長褲。有些小蟲在咬人時會分泌一些唾液,兒童對這些唾液中的某些成分過敏,也會引起比較劇烈的瘙癢症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