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anner - 複製
博施醫療中心 提供的 9 合 1 疫苗可額外預防生殖器官濕疣、肛門癌、外陰癌及陰道癌。資料顯示亞洲區女性約 70% 子宮頸癌由 HPV 16 和 18 型引發,另 16% 由 HPV 52 和 58 型引發,疫苗可誘發女性身體產生大量免疫抗體以抵抗感染。女性及男性九歲起已可接受注射,早在接觸 HPV 病毒前注射疫苗,愈早接種,預防子宮頸癌等癌症的效用愈大;即使已有性行為,亦有研究顯示疫苗仍對他們很有效。
 子宮頸癌是一種影響子宮頸的惡性腫瘤,「惡性」或「侵襲性」的意思是指這個瘤能從子宮頸的表面侵入到較深入的組織,並有機會傳至毗連的器官(例如陰道、神經、骨盆和腎),最後擴散到較遠的器官,例如肝臟、肺和腦。

全球每分鐘約有 1 人診斷罹患子宮頸癌,在女性癌症中佔第二位,子宮頸癌主要由感染 HPV (Human Papilloma Virus 人類乳頭瘤狀病毒) 引起。在百多種 HPV 病毒中,有 40 種會感染生殖器官,近半屬「高危型」,可導致癌症,當中 HPV 16 和 18 是最常見的類型。
 
若持續受高危型病毒感染,生殖器官或會出現癌前病變,並增加患子宮頸癌的風險。而其餘一些「低危型」 HPV,如 HPV 6 和 11,亦可引致生殖器官濕疣 (俗稱椰菜花),全球每秒約有 1 人診斷患上濕疣,病發率比子宮頸癌要高出 60 倍。

事實,面對癌症,只要透過「早預防、早發現、早治療」,便可大大提高治癒機會。
 子宮頸癌可能是全無病徵的 , 有部份患者只在例行的普查中才發現 。 
 
早期的徵狀主要是 : 
1) 不正常或不規律的陰道出血 
2) 月經之間或性交後出血。 
 
較後期的病徵包括 : 
1) 背痛、腳水腫、泌尿或排便困難等 
2) 臨床檢查上,醫生會發現病人腹股溝或頸部的淋巴核脹大 
3) 同時陰道與直腸間出現不正常的通道
 子宮頸癌並不是遺傳病,在全球99.7%的子宮頸癌中,一律找到HPV(人類乳頭瘤病毒),它是此癌症的主要成因。持續感染致癌性的HPV類型,可導致子宮頸癌。如16及18型HPV佔導致子宮頸癌比率高於70%。
HPV感染十分普遍,任何有性生活的女性,都有機會接觸到其中一種可導致子宮頸癌的HPV。其他高危因素包括:
  • 吸煙的婦女
  • 免疫能力低的婦女,如有慢性腎病或其他免疫系統毛病
  • 長期使用口服避孕避丸
  • 妊娠次數高

HPV 相關疾病與治療

hpv_2

HPV 常見問題

小朋友未接觸病毒前預防可獲得較全面保障,研究顯示青春期時可產生的免疫反應更強,為預防HPV較理想時機,目前>100個國家已將預防HPV納入國民免疫計劃中為合適人士預防HPV。
HPV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播,固在未有性經驗時接種可獲得較全面保障。
即使只有一個性伴侶,都仍有約60%感染風險,而且使用安全套仍無法完全避免感染。若不幸感染HPV患病有機會影響將來生育甚至是下一代。
在第一次發生性行為直到44歲期間有一個性伴侶的組別中, 人們感染HPV的機率為58.4%
男士感染HPV風險較女性高,而且亦有機會因持續感染HPV而罹患相關疾病及癌症
 感染HPV不一定代表已感染所有可預防的型號,預防HPV仍能有一定的保護。45-49歲更為女性感染HPV的高峰期之一,預防HPV與年長及是否曾生育無關。
 感染HPV不一定代表已感染所有可預防的HPV型號,故仍可幫助預防一些未曾感染的HPV。

HPV 家長篇

HPV 男女篇